泉州近邻党建问需于邻:邻里的事邻里来解决
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泉州泉州近邻党建问需于邻——
邻里的事邻里来解决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近邻解决这是党建的事中国亘古不变的治国理念。
远亲不如近邻。问需这是于邻寻常百姓朴素的生活道理。
当治国理政落地到生活实践,邻里邻里就有了泉州近邻党建的泉州模式探索。把党员进行角色转换,近邻解决以邻里的党建的事身份近距离去问需于邻,以党员的问需能力和关系去帮助邻里解决难题,党员服务群众、于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邻里邻里最后一米也就打通了。
党员进楼,泉州服务进家,近邻解决邻里的党建的事距离恰到好处。泉州在全省率先探索党员街巷长、楼栋长机制,有序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整体提升,进一步将党组织引领与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群众家门口。
——推行“两长一员”机制,畅通近邻治理末端。2020年3月,泉州按层级设置党员总街巷长、街巷长、街巷服务队,以住宅楼栋为单元设置党员楼栋长,明确党员街巷长“六项”任务、党员楼栋长“五员”职责等,通过掌握邻里情况,反映邻里诉求,化解邻里矛盾。目前,全市共聘任党员街巷长1292名、党员楼栋长3652名。
——推行党建和社会治理“一张网”服务管理模式,提升近邻服务效能。泉州将社区“各大员”并轨转任为专职网格员,聘任符合条件的党群工作者、党员志愿者等担任兼职网格员,实现“多员合一”的效应。建立“社区—网格员—街巷长(楼栋长)—居民群众”四级响应机制,网格员负责收集党员街巷长、楼栋长难以处理的近邻问题,在网格层面联络多方协调解决,而后提交社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研究商议,做到“小事不出小区、难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实行分类激励机制,为基层党群工作者提供组织保障。按照“两长一员”队伍中在职党员、社区党员、党群工作者等不同类型,分类建立动态管理和服务积分制度,表现优秀、群众认可度高的社区党员、党群工作者纳入社区“两委”后备力量重点培养,优先推荐为各级各类表彰对象。
民之所想,行之所至。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泉州各地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举措,写出了许多“要服务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的动人故事。
网红街巷里的“街巷长制”
微改造后,鲤城区金鱼巷成了全国有名的“网红街巷”,商铺民居混杂,管理压力大。怎么让金鱼巷实现管理“优”、商业“兴”、人气“旺”、生活“美”?金鱼巷所在的海清社区党支部探索实施了“4+4”党员街巷长制基层治理模式,即联动共治、联结资源、联盟商户、联合服务4联。
金鱼巷选取热心社区事务、熟悉街巷民情的党员担任街巷长,配备副巷长2名、巷长助理1名,成立街巷长管理服务团队。建立“问题收集—分类呈报—处理解决—评议反馈”的处理机制,由街巷长召集,定期联合商户、街道、区直单位等召开街巷议事会、问题反馈会等,及时调处化解邻里、家庭纠纷,商户矛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街巷问题。同时,充分融合辖区内资源,有针对性地配备城管、律师、医生、金融助理等街巷管理服务团队成员,常态化提供服务,街巷管理更直接、更精准。实行“党员街巷长制”以来,金鱼巷变小街巷为“大家庭”,街巷长及管理服务团队共收集解决问题49个,解决率达100%,有力构建起基层善治新格局。
启示:“党员街巷长制”是泉州立足老街巷、老街坊邻里情深的特点,动员热心党员、群众担任街巷长,以熟人服务管理熟人,把基层治理延伸到街头巷尾的有力探索,大大激发了党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
安置小区里的“近邻晤福”
作为典型的拆迁安置小区,泉港区聚福小区面临着涉迁群众就业难、就学难、就医难、收入少等搬迁“后顾之忧”。为解决这些问题,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党支部,培育“近邻晤福”(闽南语谐音“有福”“五福”,意喻邻里和睦安康)小区党建品牌。
聚福小区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作用,把党建触角延伸到小区每个角落,带动业委会、物业公司、群团组织建设。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活动,推行“三清单”服务项目12个,认领并实现困难群众微心愿130多个,解决居民诉求50多项。打造“党员+青少年成长营”,对36名涉迁子女进行课业辅导、免费培训,打造“四点钟学校”。同时,与周边凤安村、上西村等13个涉迁村党支部,及区科协、法律援助中心、移动公司等8家单位共同组建“邻里红”党建联盟,动员机关党员参与小区志愿服务、关爱帮扶等活动,协调办理涉迁户不动产权证700多套,帮助涉迁子女入学23人。通过组织、党员、邻里、社会、集体“五个主体”协同发力,深化涉迁村集中安置小区治理,有效破解征迁后遗难题。
启示:实行“党建+业委会”引领小区治理机制,推行党员“三清单”等制度,创新志愿服务、网格服务、睦邻服务等“近邻”暖心举措,积极引入社会专业机构参与治理,强化联盟共建,打造多元共治平台。
“人文小镇”获评“全国最美”
惠安县聚龙小镇探索推行“邻里共治、邻事共议、邻约共立、邻困共帮”的“四邻”工作机制,打造“远亲不如近邻,小镇没有陌生,我们都是一家人”的和谐社区模板,日前荣获中宣部等18个部门评选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社区。
小镇党委成立企业、物业、社区协会、医院等4个党支部,整合摄影、书画等20多个文化艺术协会,以“邻里文化”为纽带,联合周边12个村级党组织共同组建“人文小镇”党建联盟,引导小镇及周边村860多名党员积极参与小区“微自治”,构建“资源融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党建共同体。组织居民协商制定《聚龙文明公约》,填补居民自治“制度空白”,组建100多人的文明督导队,开展“环保共修”“文明督导”等活动200多次。开设信用良品店,以无人值守、自助购物的诚信消费模式,树立起文明新风尚。建设邻里广场、邻里情厨房、开心菜园等邻里公共活动空间,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邻里宴”活动,营造“家文化”氛围。推行“党建+志愿服务”模式,组建老兵服务队等6个党员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多场次,织密邻里互帮互助连心网。
启示:传承弘扬“远亲不如近邻”重要理念,就是要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将邻里文化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推动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小区居民自治共同体。
雷锋一样的“近邻帮帮团”
永春县鼎元星城小区的理发师辜克锋免费上门理发,成为小区老人口中的“好小伙”。辜克锋是一名党员,也是小区“近邻帮帮团”成员,获悉小区有老人行动不便理发难的问题,便主动请缨,免费上门服务。
作为较早期的征迁安置小区,鼎元星城小区存在不少顽疾。为此,小区成立兼合式党支部,以实施“党员回家工程”为契机,组建“近邻帮帮团”,设立近邻基金,有效破解安置小区共性和个性问题。“近邻帮帮团”设置爱心服务、健康服务、辅学服务、和谐服务、便民服务等5支服务队,目前已有党员志愿者31名,由在职党员、社工、教师、社区网格员等组成。帮帮团负责串联社区日常公共事务,调解矛盾纠纷,帮助贫困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代办各类事项及帮助居民修水电、捐衣赠物等。党支部还倡导成立了近邻基金,筹集资金9万多元,用于补助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小区业主,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业主子女。
启示:“近邻帮帮团”是党支部牵头组织推动在职党员和志愿者良性互动、双向进入的近邻共建模式,成功推动小区治理由“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本报记者 黄小玲 殷斯麒 陈淑华 庄丹丹 林铭珊
(责任编辑:探索)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等规定,现将我局开展本市食品安全抽检相关信息公布如下:本次抽检信息涉及5大类食品,包括:调味品,蔬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糖,酒类等。抽检 ...[详细]
-
东南网6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王其超) 6月3日,一批由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用钠离子动力电池组,经福州海关所属宁德海关鉴定合格后顺利出口。这是全国首批钠离子汽车动力 ...[详细]
-
印度航空一架由印度飛往倫敦的波音787夢幻客機,12日墜毀住宅區。機上242名乘客和機組員,僅知1人奇蹟生還。川普擴大鋼鐵關稅範圍,家電產品最重課50%。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 ...[详细]
-
天然电解质,席卷饮品界!绿健源大健康100%椰子水,开启夏季攻势!
发布者:娜娜 浏览量:375发布时间:2025/6/11 16:50:39 椰子水作为健康饮品,市场潜力持续释放!绿健源大健康100%椰子水,在椰子水赛道备受认可,打开了市场 ...[详细]
-
揭东玉湖邻近学校“撤点并校”,教育搭桥化解“百年旧隙”_南方+_南方plus乙巳新春启新程,携手破冰谱华章。最近,在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教育组的推动下,以及郑厝村、洪厝埔村、詹厝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 ...[详细]
-
东南网6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郑丽金)孙颖莎、王楚钦、樊振东、王曼昱等国乒高手,有望齐聚厦门巅峰对决。5月28日,中国乒乓球协会官方网站发布《关于2025赛季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承办单位的公 ...[详细]
-
东南网5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端午佳节与“六一”儿童节不期而遇,传统文化与童趣时光奇妙邂逅,为今年端午假期旅游市场注入别样活力。记者近日走访厦门多家旅游机构发现,亲子家 ...[详细]
-
端午佳节,泉州非遗文化绽放异彩,两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在国际与国内舞台上双开花,向世界展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5月31日,央视《新闻联播》以《龙舟竞渡粽叶飘香 各地共度端 ...[详细]
-
华夏幸福为浙江湖州导入160亿8.5代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项目,企业新闻
在以“公开东大门、创业新高地”为主题的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融入长三角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南浔区人民相关部门、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与深圳市合丰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丰泰)共 ...[详细]
-
6月30日,汉阴县实验小学太平校区开展“以‘劳’树品德、以‘动’促成长”主题德育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中,1—2年级比赛项目为整理书包及桌屉,3—4年级学生为剥大蒜技能比试。赛场以班级为单位,每小组设评委 ...[详细]